寄题职方周员外庐山笑台
周郎有旧隐,远在南山陲。
一笑偶为乐,九层遂成基。
旁连醉令石,却眺社僧碑。
地远云物秀,岩深松桂滋。
当时惊高兴,益友相攀追。
乐圣自鼓腹,谈经亦轩眉。
风猿助清啸,谷鸟参朋嬉。
忽引朝闺籍,久乖林下期。
头白二千石,高盖复来思。
活活弄新溜,苍苍援故枝。
虽云未投绂,良足纾烦疲。
余怀本丘壑,世路方馽羁。
愿言独往客,缅邈心空驰。
税驾或未晚,从君歌紫芝。
一笑偶为乐,九层遂成基。
旁连醉令石,却眺社僧碑。
地远云物秀,岩深松桂滋。
当时惊高兴,益友相攀追。
乐圣自鼓腹,谈经亦轩眉。
风猿助清啸,谷鸟参朋嬉。
忽引朝闺籍,久乖林下期。
头白二千石,高盖复来思。
活活弄新溜,苍苍援故枝。
虽云未投绂,良足纾烦疲。
余怀本丘壑,世路方馽羁。
愿言独往客,缅邈心空驰。
税驾或未晚,从君歌紫芝。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周员外的人,他在庐山脚下有个隐居的老地方。原本只是偶然为了找乐子建了个小台子,结果越建越大,成了九层高台。台子旁边有块醉令石,还能远远看见寺庙的碑。这里风景特别好,云朵漂亮,岩石深处长满松树和桂花树。
当年他和朋友们在这儿玩得特别开心,一起喝酒、读经书、开玩笑。山里的猿猴叫声、鸟儿飞来飞去,都成了他们的玩伴。后来周员外离开这里去当官了,很久都没回来。现在他头发白了又回到这里,看到溪水活泼地流,老树枝叶茂盛。虽然还没辞官,但回来看看也能缓解疲惫。
诗人自己其实也向往这种隐居生活,但被现实生活束缚着。他羡慕周员外能自由自在地回来,甚至想和他一起过这种逍遥日子。最后诗人说:现在来找你也不算晚,咱们一起唱《紫芝歌》(古代隐士唱的歌)吧!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很生活化的语言描写隐居的快乐,比如建台子、看石头、听猴子叫,让人感觉这种生活很真实。
2. 对比了当官的束缚和隐居的自由,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矛盾心理。
3. 结尾特别有画面感,两个头发花白的人在山里唱歌,给人温暖又洒脱的感觉。
4. 虽然写的是古代人的事,但现代人看了也会懂——就像我们偶尔也想抛开工作,回老家放松几天一样。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