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山纪胜三篇康更生王病山胡琴初陈仁先黄同武同游 其一 破山寺

虞山蜿蜒如卧蛇,肤体青荧草树盛。
升降英灵秀南纪,控湖拱海专其胜。
迎旭竹箯缘陂陀,好鸟扬音已满听。
常建句中破山寺,结搆果然幽且夐。
劈岩分流幻迹存,不改禅房通曲径。
有栝二株桂株一,各越千岁各瘦硬。
复繁古木阴广殿,柯叶交加昼疑暝。
游侣蹴踏五洲归(谓更生。),入座气与诸天定。
旧识老衲惜死去⑴,未及说法演大乘。
当年故相作逐臣,扶杖屡至亲钟磬。
收拾家国一团蒲,非忏非悟佛灯映。
祇馀题榜照烟岚,鹰鹄回翔蛟虬横。
从来劫运销灵窟,绵绵神理初念印。
更逐黄蜂寻道场,樵路药香无究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游览破山寺的所见所感,充满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

诗的开头用"卧蛇"比喻虞山的蜿蜒形态,青翠的草木覆盖山体,展现出山林的生机勃勃。这座山汇聚了天地灵气,俯瞰湖泊、遥望大海,景色壮丽。

接着描写登山过程:清晨沿着斜坡乘坐竹轿上山,耳边满是鸟儿的啼鸣。破山寺正如唐代诗人常建笔下描写的那样,建筑幽深曲折。寺内岩石奇特,溪水分流,古老的禅房和小径依然保留着原始风貌。

寺中有两棵栝树和一棵桂树,都有千年树龄,枝干瘦劲有力。茂密的古树遮蔽大殿,白天也显得昏暗。同行的康更生("更生")曾游历五洲,此刻却静坐如入禅定。

诗人感叹认识的老和尚已经去世,未能听他讲解佛法。又联想到历史上被贬的官员常来此听钟声,在佛灯下思考家国命运,既非忏悔也非顿悟。

如今只留下题字的匾额在云雾中隐约可见,鹰鹫盘旋,蛟龙般的树枝横斜。诗人认为虽然劫难会摧毁寺庙,但最初的信仰精神永存。最后以寻找道场却只见采药小径作结,暗示修行之路难寻真谛。

全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的交织,表达了时光流逝、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语言生动形象,既有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又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