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似表

闻说烟尘近,惊奔道路长。
人生何草草,天意竟茫茫。
山鸟寒亡路,溪花湿更香。
飘零值君子,老眼慰悲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时期普通人逃难的场景,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人性温暖的感慨。

前四句写逃难的现实:听说战火逼近("烟尘近"),人们惊慌地沿着漫长的道路奔逃。诗人感叹人生就像野草一样卑微脆弱("草草"),而老天爷的安排总是让人捉摸不透("茫茫")。

后四句笔锋一转,在逃难路上发现了意外的美好:山间的鸟儿因为寒冷找不到归路,溪边的野花被雨水打湿后反而更香了。最让人感动的是,在这漂泊无依的时候遇到了善良的君子(可能指收留或帮助他的人),让老人家的眼睛("老眼")在这悲凉的处境中得到了慰藉。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战乱的残酷与自然的美好、人性的温暖并置,表达了"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能发现光明"的深刻感悟。特别是最后两句,用"飘零"与"慰藉"的强烈反差,突出了患难中人间真情的可贵。

李处权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