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新宫五十韵

日月旋天盖,星辰合斗枢。
光腾掌内铁,气绕泽中蒲。
金帛羞重赐,弓刀奋一呼。
真人翔灞上,天马出余吾。
尺箠初开辟,群雄竞走趋。
无劳为更举,乘胜即长驱。
蹴踏千年雪,骁腾万里驹。
长城冲忽断,弱水饮先枯。
肃杀威灵盛,驱除运会俱。
华夷尘澒洞,天地血模糊。
地尽诸蕃外,兵穷两海隅。
九州皆瓦砾,万国一榛芜。
谁与重休息?徒为妄骇吁。
治平须化日,杀伐岂良图。
圣子曾当璧,神孙会握符。
铁山深蕴玉,瀚海特生珠。
历数终当在,讴歌信不诬。
欲成仁义俗,先定帝王都。
畿甸临中国,河山拥奥区。
燕云雄地势,辽碣壮天衢。
峻岭蟠沙碛,重门限扼狐。
侵淫冠带近,参错土风殊。
翠拥和龙柳,黄飞盛乐榆。
岐山鸣鸑鷟,冀野牧騊駼。
风入松杉劲,霜涵水草腴。
穹庐罢迁徙,区脱省勤劬。
阶土遵尧典,卑宫协禹谟。
既能避风雨,何用饰金朱。
栋宇雄新造,城隍屹力扶。
建瓴增壮观,定鼎见规模。
五让登皇极,群生赐大酺。
还闻却走马,即见弛威弧。
简策询前代,弓旌聘老儒。
恢弘回一气,徼幸绝多途。
雷雨施庞泽,乾坤洗旧污。
直为提赤子,遂使出洪炉。
远檄收疲薾,穷边罢转输。
江壖遗鄂岳,石窟弃巴渝。
刀槊存残骨,膏粱换毒痡。
却令逢有道,免使叫无辜。
契阔还同室,鳏茕得字孤。
八荒皆寿域,六合极欢娱。
白叟休垂泣,苍生获再苏。
只知期用夏,更拟论平吴。
旭日冰天透,仁君雪国无。
终能到周汉,亦足致唐虞。
遇主得知己,逢时合舍躯。
弭兵通信誓,奉诏敢踟蹰。
顿觉心田豁,还将肝纸刳。
行行重回首,瑞气满闉阇。

现代解析

这首《开平新宫五十韵》是一首气势恢宏的叙事诗,用生动的画面讲述了王朝更替、天下统一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战争与和平的史诗画卷
诗的开篇像电影镜头般展开:日月星辰见证着铁血征战("光腾掌内铁"),英雄们弯弓呐喊("弓刀奋一呼"),战马踏碎千年积雪("蹴踏千年雪")。诗人用"天地血模糊"这样震撼的句子,展现战争的惨烈。但笔锋一转,提出深刻思考:靠杀戮怎能实现长治久安?("杀伐岂良图")

2. 理想王朝的蓝图
中间部分描绘新王朝的建立:选择燕云之地建都("先定帝王都"),简化宫殿不追求奢华("何用饰金朱"),像古代圣王一样勤政爱民("阶土遵尧典")。最动人的是和平景象:老人不再哭泣("白叟休垂泣"),孤儿得到照顾("鳏茕得字孤"),甚至动物也安居乐业("冀野牧騊駼")。

3. 知识分子的赤子之心
结尾透露作者心声:遇到明君愿献出生命("逢时合舍躯"),接到诏令毫不犹豫("奉诏敢踟蹰")。"心田豁"、"肝纸刳"这些比喻,生动展现文人以笔报国的热忱。

全诗就像一部浓缩的历史纪录片,既有金戈铁马的壮阔,又有"八荒皆寿域"的理想,更有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诗人用"战马→和平→心志"的递进结构,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强大不是征服,而是让苍生再获新生("苍生获再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