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违世》表达了一个书生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和无奈,同时透露出一种自嘲和坚守本心的复杂情绪。
首联"洪水原非一篑堙,我生违世几由旬"用大禹治水的典故,说洪水不是一筐土能堵住的,暗喻社会问题不是个人能解决的。诗人感叹自己与这个世道格格不入已经很久了。
颔联"不曾脱略小时辈,相远依稀陈死人"说自己既不能融入当下年轻人的圈子,又和那些已经作古的人越来越像,处在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
颈联用两个历史人物作比:"卞壸"是东晋忠臣,这里指自己固执地守着一些别人看来迂腐的原则;"纪瞻"是东晋名士,这里形容自己默默无闻、犹豫不前的状态。
尾联"书生迂腐诚难药,妄许忧时稷契身"是自嘲:读书人的迂腐真是没救了,明明只是个普通人,却总幻想自己能像古代贤臣稷和契那样匡扶时局。这种自嘲中又带着几分坚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感。
全诗的魅力在于它真实呈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既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无力,又不愿完全妥协;既嘲笑自己的"迂腐",又暗自坚持这种"迂腐"。这种复杂心态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陈曾寿
陈曾寿(1878~1949)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