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汶上屡值大风效昌黎聊讼风伯

薰风动地歊暑浮,小窗入夜声飕飕。
黄石祠前谷城下,扬沙搅树何时休。
我行徐郊及齐鲁,平原莽莽无来牟。
仆夫相顾色憔悴,为言不雨生烦忧。
玄冬涉今夏且半,杲杲日御挟赤虬。
粟田豆陇尽芜没,乾死安得翻锄耰。
况乃频年旱驱虐,辛苦逋欠多疮疣。
使君请视野如赭,逃屋十九颓道周。
我闻停车重感叹,端思此咎将谁尤。
昨夜滕阳望邹峄,巃嵷腾晓云油油。
褰帷深拟待飘洒,要令清泚瀰芳洲。
俄惊旭高雨不作,号噫万窍群阴收。
云蒸雾溽忍吹薄,嗟尔风伯良汝由。
皇天分时授百职,长养庶物功均侔。
五风十雨兆丰稔,霈以德泽奚其优。
汝独凭陵煽朱焰,屯膏纵魃为民仇。
云辎潜厓靡触石,雷电熻赫更拘囚。
南箕簸扬实汝好,暵燥下土成焦丘。
天高任汝持号令,致兹恒亢非嘉谋。
古来汶泗通地脉,飞泉汇济驰波流。
却闻泌沸缩沙砾,漕渠那复移樯舟。
吕梁之水县百仞,石出齿齿同潢沟。
县官发民塞涡口,道河开凿连数州。
水衡大僚困筹策,神都转运需千艘。
汝犹鸣条愈震掉,排阊请帝应度刘。
何如少辑酝甘澍,坐消灾沴还欢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东东阿、汶上一带遭遇持续干旱和大风的苦难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自然力量的无奈质问。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灾情描写(前16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旱灾惨状——热风呼啸昼夜不停,沙尘搅动树木,平原上看不到庄稼。通过"仆夫相顾色憔悴"等细节,刻画出农民面对颗粒无收的绝望。诗人特别指出这是连年干旱的结果,村庄十室九空,道路两旁都是废弃的房屋。

2. 质问风伯(中间22句):诗人把矛头直指掌管风的"风伯"。先是用对比手法:明明看到乌云聚集以为要下雨,结果风伯把云吹散。接着用"岗位职责"作比喻:说风伯本应配合雨神滋养万物,现在却助长旱灾,像放火般炙烤大地。还通过漕运干涸、吕梁水浅等具体事例,说明干旱已严重影响民生和国家漕运。

3. 呼吁改变(最后4句):诗人最终转向恳求语气,希望风伯收敛威力,带来甘霖,让百姓能重新欢歌。这种从愤怒质问到诚恳请求的情绪转变,凸显了为民请命的真挚情怀。

诗歌的魅力在于:
- 用"黄沙搅树""平原莽莽"等画面感强的描写,让读者直观感受灾情
- 把自然现象人格化(如质问风伯),使抽象灾害变得具体可感
- 通过农民、漕运等多角度呈现灾害影响,体现诗人对社会各阶层的关怀
- 情绪从忧心、愤怒到恳求的层层递进,展现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

这种将自然灾害、民生疾苦与神话想象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既继承了韩愈《讼风伯》的传统,又融入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观察,是古代"灾害诗"中的佳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