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酬李宛平内乡

京兆田郎题柱名,相逢我未厌承明。
几陪韦杜春同醉,一别荆吴岁屡更。
丹地不萦归客梦,沧江难忘故人情。
尺书传字来何处,愁听流莺树里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李宛平的赠诗,表达了对老友的思念和人生聚散的感慨。

前四句回忆往事:首联说李宛平在京城很有名望("题柱名"指才华出众),自己虽然也在京城做官("承明"代指朝廷),但并不厌倦这种生活。颔联回忆两人经常一起在长安韦曲、杜曲这些贵族聚居地饮酒作乐,后来分别多年("荆吴"指湖北江苏一带,说明两人分隔两地)。

后四句抒发思念:颈联说虽然自己身在朝廷("丹地"指皇宫),但心里始终挂念着这位老友;尾联写收到来信时的情景,听着黄莺啼叫更添愁绪。全诗用"春醉""流莺"等明媚意象反衬离愁,将官场生活与真挚友情形成对比,展现了文人之间超越功名的情谊。

最动人的是"沧江难忘故人情"这句,用滔滔江水比喻绵长不断的思念,既形象又深情,把普通人都会经历的"老友分别多年仍互相惦记"的感受写得格外真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