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归故居答杨润之

袖拂西风,临古道、行行且止。遥指处、故园三径,归程十里。老虹青红疏雨外,远山紫翠斜阳里。更澄江、万顷白鸥轻,天连水。铜花锈,貂裘敝。空负了,平生志。慨几多往事,昨非今是。仙沉腰围缘底瘦,愁潘鬓影今如许。有元龙、百尺最高楼,君来倚。

现代解析

这首《满江红》写的是作者回到故乡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归乡路上的风景画 开篇像电影镜头:西风拂袖的旅人站在古道上,远远望见十里外竹林掩映的老家("故园三径"用陶渊明典故)。接着用浓墨重彩描绘了四种颜色——雨后天边的彩虹、夕阳下的紫青山峦、澄澈江水和雪白鸥鸟,这些鲜活的色彩构成了动态的故乡晚景,暗示着作者复杂的心情。

2. 中年失意的自画像 下片突然转折:铜镜生锈、皮衣破旧,暗示落魄现状。"仙沉腰瘦/愁潘鬓白"两个典故很妙——像沈约一样病瘦,像潘岳一样愁白了头,用古人的形象勾画出自己未老先衰的模样。最扎心的是"空负平生志",直接道出壮志未酬的遗憾。

3. 藏在豪迈中的温情 结尾突然振作:虽然自己像陈登(元龙)当年那样不得志,但仍邀请好友杨润之共登高楼。这个"百尺高楼"既是实景,更象征着超越困境的精神高度,在失意中透出豁达,在孤独中流露对友情的珍视。

全词妙在三层对比:绚丽的自然景色vs憔悴的人生境遇,昔日的抱负vs现实的落寞,最终用"与君登楼"的豪语化解了愁绪。就像我们现代人回乡时,既会为熟悉风景感动,又会因生活压力感慨,最后在老友相聚中找到慰藉。

吴景奎

(1292—1355)婺州兰溪人,字文可。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