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行

岁暮浮潇湘,天空豁心目。
霁日千林开,高云万峰簇。
江色岩霏水郭隈,垂萝飞幌隐楼台。
疏松野寺钟磬响,枯苇沙汀鸿雁哀。
风烟奕奕纷奇状,海贾湖商日流荡。
浣妇新妆映绿波,渔人密罟抛洪浪。
年年岁岁此江津,今日人过非昔人。
曾闻埋没屈原骨,不复飘零贾谊身。
楚人宫中罢歌舞,十二峰头泣云雨。
岸上谁家越女讴,珠帘罗幕桂堂幽。
江南本自山川胜,日暮其如客子愁。
当昔孙吴汉照烈,衡湘转战江流血。
功臣名将巳寂寥,石碑铜柱俱沦灭。
秦皇威力震羌胡,仍回车驾遍寰区。
驰道至今潇水上,秋风惟见白云孤。
白云孤以飞,湘水自南下。
安得从之亦北旋,东园种竹耕西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湖南潇湘一带的冬日见闻,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的穿插,抒发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开篇写景(前12句): 用"千林开""万峰簇"展现开阔的山水画卷,接着用江色、楼台、寺钟、鸿雁等意象勾勒出潇湘地区的生活图景。特别写到商贾往来、浣妇渔人等市井画面,让风景充满人间烟火气。

2. 历史联想(中间12句): 由眼前景色联想到屈原投江、贾谊贬谪的典故,带出"今日人过非昔人"的沧桑感。再用楚王宫阙、十二峰等历史遗迹,对比当下越女歌唱的现世场景,形成古今交织的时空感。

3. 战争追忆(接下来6句): 提及三国孙吴、刘备在湖南的征战,以及秦始皇南巡的往事,但指出这些丰功伟业如今只剩"石碑铜柱俱沦灭",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4. 结尾抒怀(最后4句): 以"白云孤飞"的意象收束,表露归隐田园的愿望。最后两句"东园种竹耕西野"用具体的农耕画面,传递出超脱尘世的生活理想。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画面感极强,像放电影般展现潇湘山水 - 把市井生活写得生动鲜活,如浣衣女、打渔人等细节 - 巧妙穿插历史故事,让风景有了文化深度 - 用"白云孤飞"这样简单的意象,承载深沉的人生感慨 - 结尾的归隐意向不落俗套,用种竹耕田的具体想象打动读者

整体传递出一种看透历史变迁后的豁达,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很容易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