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玉立芙蓉镜里看。铅红无地著边鸾。半衾幽梦香初散,满纸春心墨未乾。

深院落,曲阑干。旧欢新恨苎衣宽。几时忘得分携处,黄叶疏云渭水寒。

现代解析

这首《鹧鸪天》写的是一位女子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与怅惘,字里行间透着淡淡的哀愁。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

1. 顾影自怜的开篇
"玉立芙蓉镜里看"像一张特写镜头:女子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如芙蓉般的身影。"铅红无地著边鸾"暗示她已无心梳妆打扮(铅红指胭脂,边鸾是古代化妆用的贴花),因为爱人不在,打扮给谁看呢?

2. 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半衾幽梦香初散"写她刚从一个短暂的梦中醒来,被窝里还留着余香;"满纸春心墨未乾"可能是她醒来后忍不住提笔写相思,墨迹都还没干。这两句生动展现了思念成疾的状态。

3. 物是人非的孤寂
"深院落,曲阑干"勾勒出空荡荡的庭院,她穿着宽松的苎麻衣("苎衣宽"暗示因相思消瘦),在曾经约会的地方徘徊。"旧欢新恨"四个字浓缩了甜蜜回忆与当下痛苦。

4. 结尾的时空定格
最后两句最动人:她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忘记分离的场景?但记忆却像定格画面般清晰——那是黄叶纷飞、寒云疏淡的渭水边。这个萧瑟的秋景,恰是她内心凄凉的写照。

全词妙在不直接说"我想你",而是通过梳妆台、未干的信纸、变宽的衣服等细节,让读者感受到思念的重量。最后用渭水边的黄叶作结,留下悠长的余韵,就像电影结尾的渐暗画面,让人久久回味。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