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水月园"的私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和历史底蕴。
前四句写园林的精致布局:园门对着大路却巧妙地遮掩着园内美景,高大的树木像披着翠绿霞衣。这里的楼台建筑堪比著名的葛岭,花香树影自然天成,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
后四句转入历史人文:这里曾是中兴功臣的产业,如今王孙贵族来此赏花。最精彩的是结尾——月光映照水面绵延三十里,这般仙境般的美景,不知会有哪位有缘人来此泛舟游玩。
全诗通过空间与时间的交织,既展现了园林的物理之美,又暗含历史变迁的感慨。最后以问句作结,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仿佛邀请每个人都来做一回园中的"仙人"。诗中"月色水光"的意象尤其动人,把静止的园林写出了流动的诗意。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