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谭天水入闽
蓝关秋高草色黄,清溪枫落兼微霜。
去棹萧萧荻花下,念君可是徒然者。
周郎千骑三山东,画堂邀客飞银骢。
折铛故鼎尚有耳,老夫岂不闻高风。
风尘意气望相识,何况与君心莫逆。
心莫逆,吹笙竽。
见故人,乐何如。
去棹萧萧荻花下,念君可是徒然者。
周郎千骑三山东,画堂邀客飞银骢。
折铛故鼎尚有耳,老夫岂不闻高风。
风尘意气望相识,何况与君心莫逆。
心莫逆,吹笙竽。
见故人,乐何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好友谭天水去福建时的情景和情感,语言朴实却充满深情。
开头四句用秋景渲染离别的氛围:蓝关的秋草已经枯黄,清溪边的枫叶飘落、结着薄霜。诗人目送好友的小船在芦苇丛中渐行渐远,忍不住感叹:你这一去,我们的思念岂不是要落空?
中间六句转为对友情的追忆:想起好友当年在山东一带意气风发的模样("周郎"借指年轻有为的谭天水),在华丽厅堂招待宾客的潇洒。诗人幽默地说:就连破锅旧鼎都长着耳朵(指消息灵通),我怎么会没听说过你的美名呢?在纷扰的世间能遇到相知的人已属难得,更何况我们是这样心意相通的挚友。
最后四句用欢快的语调冲淡离愁:既然心意相通,那就吹起笙竽来欢聚吧!能见到老友,是多么快乐的事啊!这里看似与送别场景矛盾,实则透露出诗人"海内存知己"的豁达,用想象中的重逢来安慰眼前的分离。
全诗就像老友话别时的絮语:既有秋日送别的淡淡忧伤,又有对往昔欢聚的温暖回忆,最后更用音乐和欢笑化解离愁,展现了真挚友情超越距离的力量。诗中"折铛故鼎尚有耳"的俏皮比喻,"心莫逆"的反复强调,都让这份情谊显得格外鲜活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