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褒禅山的荒凉景象和诗人对往昔辉煌的感慨。
第一句"路入乱云堆"用云雾缭绕的山路开篇,营造出神秘幽深的氛围。第二句"僧房四面开"写寺庙建筑,暗示这里曾经香火鼎盛,如今却已荒废。
中间两联具体描写衰败景象:"龟泉半泥滓"说泉水浑浊,"龙洞已尘埃"写洞窟积满灰尘。这两句通过龟、龙这些祥瑞之物的没落,暗喻佛教圣地的衰败。
"潄竹浑忘醉,穿花浪费才"是诗人的感叹:在竹林中饮酒赋诗的雅士不见了,在花丛中吟诗作对的才子也消失了。这两句用"忘醉""浪费"表达了对文化传承中断的惋惜。
最后两句点题,赞叹题写"宝塔"二字的人,让这座高塔历经千年仍受人敬仰。这里的"崔嵬"既形容山势高峻,也暗指题字者的崇高地位。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文化遗迹的珍视,以及对能够留名青史之人的敬慕。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时光流逝中那些永恒不变的精神价值。
李繁昌
李繁昌,生平不详。其诗附入张孝祥弟子谢尧仁于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编定之《于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