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上泛舟的图景,但背后寄托了诗人高洁的志向和孤独的坚守。
开头用江水的上下流对比:上游长满杂乱的蘼芜(野草),下游却盛开着清雅的兰蕙(香草)。诗人选择"浮下江",采摘香草佩戴在身上,暗示自己主动追求美好品格的决心。
中间四句展现自由独立的姿态:自己扬帆、掌舵,与成双的鸥鹭一同停泊。这里鸥鹭既是实景,也象征高洁的伴侣,反衬现实中知音难觅。
最后四句转向深沉:夕阳西沉,江水幽深,就像志士的品格虽芬芳高洁,却无人理解这份苦心。日暮江深的景象,烘托出坚守理想者的孤独感。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精神追求,化作具体的采香草、驾孤舟等画面。看似写景,实则写心——在浑浊世道中保持清醒很难,但再难也要坚持,哪怕不被人懂。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情怀,正是打动人心之处。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