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惠州柬沈屺庵司理公祖

忽忽浮云塞路岐,间关蛮越欲何之。可堪北辙涂膏事,反作南冠对泣时。

舐犊垂怜孤客意,弃材难慁圣明知。请看初日潇湘色,馀照犹传八咏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人生低谷时写给朋友沈屺庵的内心独白,充满漂泊无依的苦闷和对知遇之恩的感激。

开篇用"浮云塞路"形容自己像无根浮萍般迷失方向,在岭南蛮荒之地徘徊。这里"涂膏事"暗指自己像车轮下的牺牲品,"南冠对泣"用囚徒典故表达孤苦无依的状态。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一方面感激朋友像老牛舔犊般关怀自己这个"弃材"(被朝廷抛弃的人),另一方面又惭愧自己配不上朋友的知遇之恩。"圣明"二字带着苦涩的自嘲,暗示朝廷的抛弃与朋友的接纳形成反差。

结尾突然转向光明意象:用潇湘晨光和"八咏诗"典故(南朝诗人沈约的组诗),既赞美朋友如朝阳般照亮自己,又暗含对文化传承的信念——即便身处逆境,精神光芒仍会永远流传。

全诗妙在将个人际遇的灰暗(浮云、囚徒、弃材)与精神世界的明亮(初日、潇湘、诗篇)交织,在自怜中透着骨气,在感恩中藏着风骨,把文人落难时复杂的心境展现得深刻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