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水村图
坐窗不遨呻蠹竹,兀兀那知髀生肉!
眼明见此水边村,浣我胸中尘百斛。
荒山寂历苍烟斜,惊风飒飒鸣蒹葭。
平沙暮寒群雁起,垂柳掩映幽人家。
风流王孙摩诘手,妙处端如神所授。
等閒点缀皆精妍,怪底秋光生户牖。
我家本住松江滨,恍然一见融心神。
他年卜筑遂君志,留取青山容散人(详钱仲鼎下。)。
眼明见此水边村,浣我胸中尘百斛。
荒山寂历苍烟斜,惊风飒飒鸣蒹葭。
平沙暮寒群雁起,垂柳掩映幽人家。
风流王孙摩诘手,妙处端如神所授。
等閒点缀皆精妍,怪底秋光生户牖。
我家本住松江滨,恍然一见融心神。
他年卜筑遂君志,留取青山容散人(详钱仲鼎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村画卷,同时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豁达。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四句):现实与理想的碰撞
诗人坐在窗前百无聊赖,像蛀虫啃竹子一样消磨时间,久坐不动甚至感觉大腿都长胖了(这是夸张的自嘲)。但当他突然看到这幅《水村图》时,眼前豁然开朗,仿佛画中的清水能洗净他胸中堆积的烦恼。这里用"尘百斛"(斛是古代量器)形象比喻内心的压抑沉重。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画中仙境的魅力
诗人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展开画卷:远处荒山笼罩着青烟,风吹芦苇沙沙作响;黄昏的沙滩上大雁惊飞,垂柳深处隐约可见幽静的人家。他赞叹这幅画像是"风流王孙"王维(唐代著名山水诗人)亲手所作,每个细节都精妙绝伦,连普通的秋景经过点缀都变得光彩照人。这里"怪底秋光生户牖"用拟人手法,说秋光仿佛主动透过门窗来照亮画面。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心灵的归宿
诗人看到画中熟悉的松江景色(今上海松江区),瞬间触动了乡愁。他向往着将来能按照画中的意境建造居所,保留这片青山让自己做个逍遥自在的"散人"(闲散之人)。最后提到的钱仲鼎可能是画作者或收藏者,诗人想通过画作实现隐居梦想。全诗在憧憬中结束,留下悠长余味。
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在于:
1. 用生活化的比喻(如大腿长胖)拉近与读者距离
2. 画面描写有层次感,从远景到近景像展开一幅动态画卷
3. 把看画的过程写成心灵净化的体验,自然引发共鸣
4. 结尾的隐居愿望,道出都市人共同的田园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