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十五首,辛卯岁隐支丘作也) 其十三
茂时叹逾迈,岁暮不自聊。
束带怀心赏,晨兴度野桥。
故人在蓬丘,林深不可招。
鸟鸣木叶下,缘径步逍遥。
登君君子堂,食我蒸兰椒。
月出奏瑶琴,松桂何萧萧。
隆寒永今夕(永今夕,片玉斋本作“今永夕”。),盘桓忽复朝。
束带怀心赏,晨兴度野桥。
故人在蓬丘,林深不可招。
鸟鸣木叶下,缘径步逍遥。
登君君子堂,食我蒸兰椒。
月出奏瑶琴,松桂何萧萧。
隆寒永今夕(永今夕,片玉斋本作“今永夕”。),盘桓忽复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东晋诗人陆机在辛卯岁(261年)隐居支丘时所作,共十五首,这里选的是第十三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起首两句:“茂时叹逾迈,岁暮不自聊。”
诗人在这里感叹时间飞逝,年轻时的美好时光已经过去,现在已是暮年,不由得感到些许孤独和无奈。这里的“茂时”指年轻的时候,“逾迈”就是年龄增长的意思,“岁暮”是说年终岁末,一切都在慢慢变老。
接下来的几句:“束带怀心赏,晨兴度野桥。故人在蓬丘,林深不可招。”
诗人早上起来,穿过野桥,心情有些复杂,想到老友在蓬丘,虽然相距不远,却难以相见。这里,“束带”是一种装束打扮,表明诗人对待事情的态度。“心赏”指的是内心的美好向往,诗人对老友的怀念也是内心的赏心悦目。“林深不可招”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友人所在的环境幽深难寻,这里的“招”是指邀请。
“鸟鸣木叶下,缘径步逍遥。”
诗人看见鸟鸣声伴随着落叶飘落,沿着小路漫步,心情变得悠闲自在起来。这里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衬托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心境。
“登君君子堂,食我蒸兰椒。”
诗人仿佛在梦中,登上了君子的堂前,享用着美味的食物。这里的“君子”指的是老友,而“蒸兰椒”则是用香草和花椒制作的食物,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月出奏瑶琴,松桂何萧萧。”
接着,月亮升起,诗人开始弹奏瑶琴,松树和桂花树在月光下显得更加迷人。这里描绘的是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隆寒永今夕(永今夕,片玉斋本作“今永夕”。),盘桓忽复朝。”
虽然天气寒冷,但今晚诗人似乎不愿离去,与友人共度佳节。直到天明,仍然不愿离开,仿佛时间都被拉长了。这里的“隆寒”是指寒冷的夜晚,“永今夕”是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不愿时间匆匆流逝。
总结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年华逝去的感慨、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虽然描绘的是冬季的场景,但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美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