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贤良见过(二十韵)

莫登百尺楼,岂无湖海豪。
莫挥北海尊,岂无老风骚。
风骚脆霜叶,郑卫壮虎牢。
龌龊胜宏放,昆吾避铅刀。
竞利黩奇货,遇士輶纤毫。
妄冀款段驰,不使鸾鹄高。
弱羽与微类,聚族喧林皋。
残粒酬渴饥,堕叶争爬搔。
忽乘吹送起,遂记荫翳翱。
因风不知反,堕地宁偿劳。
颠顿失故步,悲叫寻丛蒿。
击搏恐不免,弹射安得逃。
仰窥扶摇翮,俯愧腹背毛。
美人隔秋水,煖霭明春袍。
访旧溪上寺,泊我寺外濠。
开端问戒鼠,次及铭瘗獒。
坚穷与壮老,指摘仍绎缫。
玉石体自异,瑕颣宁容韬。
清评盍用恕,白战恶足鏖。
试请避三舍,大弨方载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形象,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诗的开头用"莫登百尺楼"、"莫挥北海尊"这样的劝诫语气,暗示在这个时代,即使有湖海豪情、风骚才情也难以施展。接着用"风骚脆霜叶"比喻文人的脆弱处境,而"郑卫壮虎牢"则暗指世俗势力的强大。

诗中用"昆吾避铅刀"、"款段驰"与"鸾鹄高"等对比,形象地表现了小人得志而贤士失意的社会现实。"弱羽与微类"以下几句,更是生动描绘了小人物的艰难处境:他们像小鸟一样为生存挣扎,稍有不慎就会坠地受伤。

后半部分笔锋一转,出现了"美人隔秋水"的理想化形象,象征着作者向往的高洁品格。通过与这位"美人"的对话,作者探讨了如何辨别真伪、区分优劣的道理。"玉石体自异"说明真才实学与虚有其表本质不同。

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的自信态度:虽然现实艰难,但真正的才华终将显现,就像强弓终将出鞘一样。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传统文人在现实困境中的精神追求。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