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初晴的春日景象,充满生活气息和细腻情感。
前两句写景:雾气刚刚散去,阳光从云缝中透出;春天的气息悄悄沿着柳枝蔓延回来。诗人用"日脚"形容阳光,仿佛太阳在迈步走来;"偏傍"二字则赋予春光拟人化的俏皮感,像是故意沿着柳树溜达回来。
后两句抒情:谁能真正懂得天气冷暖变化中蕴含的深意呢?但今天,我特意十次整理衣袖出门(可能是参加祈雨后的感恩活动)。"寒暄"在这里是双关语,既指天气冷暖,也暗指人际问候;"十拂袖"的夸张动作,既表现郑重其事,又带着几分幽默的生活情趣。
全诗妙在把普通的天气变化写得生动活泼,通过"日脚开""春光回"等拟人手法,让自然景物充满灵性。后两句突然转入生活场景,在严肃的祈雨仪式后,诗人用轻松笔调记录生活细节,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观察生活的独特视角——既关注天地自然,又不忘人间烟火。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