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吊卢楠墓
昔骑紫骅骝,翩翩游魏都。
绿醽呼明月,踉跄堕冰壶。
倚醉别卢楠,春草十二枯。
腰间黄金鱼,久逐酒家胡。
魏节重入手,雪亦侵头颅。
卢楠化为土,遗骨知在无。
两女胜才人,下嫁厮养徒。
中原散遗集,历落照乘珠。
薄酹指焦峣,若敖夺汝餔。
风吹英雄泪,忽与千秋徂。
倘遇襧正平,狂鬼晚不孤。
绿醽呼明月,踉跄堕冰壶。
倚醉别卢楠,春草十二枯。
腰间黄金鱼,久逐酒家胡。
魏节重入手,雪亦侵头颅。
卢楠化为土,遗骨知在无。
两女胜才人,下嫁厮养徒。
中原散遗集,历落照乘珠。
薄酹指焦峣,若敖夺汝餔。
风吹英雄泪,忽与千秋徂。
倘遇襧正平,狂鬼晚不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为悼念好友卢楠而作,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一段跨越生死的友情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开篇用"骑紫骅骝"的潇洒形象,回忆年轻时和卢楠在魏都(今河北)纵酒狂歌的时光。"绿醽呼明月"写他们对着美酒明月醉态可掬,"堕冰壶"的夸张描写更显出当时放浪形骸的快意。但转眼十二个春秋过去("春草十二枯"),腰间象征官位的金鱼配饰早已典当换酒,暗示两人都仕途失意。
中间笔锋突转:当诗人重游旧地时,白雪已落满头,而卢楠墓木已拱。最令人心酸的是交代卢楠身后事——两个才华横溢的女儿("胜才人")被迫嫁给底层劳动者,生前著作散落民间如同遗落的珍珠。这里通过家庭变故和文集散佚两个细节,道尽才子落魄的凄凉。
结尾尤为动人:诗人以酒浇奠时,仿佛看见卢楠的魂魄在抗议祭品太少("若敖夺汝餔"用典暗指死后无人祭祀)。最后幻想卢楠能遇到东汉狂士祢衡作伴,让这位"狂鬼"在九泉之下不致孤单。全诗在"风吹英雄泪"的悲怆中收束,将个人哀思升华为对天下失意文人的集体悼念。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醉酒-衰老-死亡"的时间线串起完整人生故事
2. 通过"金鱼换酒""女儿下嫁"等生活化细节增强真实感
3. 把私人悼亡写得豪气干云,既见深情又不失旷达
4. 结尾的鬼神想象打破生死界限,让哀思更具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