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服耆旧望籍千亩

不展三推礼,如今已几年。
郊畿春又至,父老颈空延。
扶杖沟塍侧,倾心日月边。
望恩情倍百,流目地方千。
未睹公卿从,长愁犬马先。
幸同黄耇意,因此愿闻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典型的农村春日场景,通过农人们期盼和等待的心情,表达了他们对官员的深深敬仰以及对朝廷政策的期盼。

首句“不展三推礼,如今已几年”意指三年的农事礼仪已经过去,但却没有官员前来巡视,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这是一种期盼和失落的心情。

“郊畿春又至,父老颈空延”描写了春天再次来到乡村,但乡间的父老们却伸长脖子盼望官员到来,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对官员的殷切期盼。

“扶杖沟塍侧,倾心日月边”写的是老人们在田埂边扶着拐杖,紧盯着天空,似乎期望着官员能从天而降。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望恩情倍百,流目地方千”则进一步表达了乡民们对官员的热爱和敬仰,他们期望官员的恩泽比百倍还要多,眼神中充满了对官员的深深敬意。

“未睹公卿从,长愁犬马先”意思是还没有见到官员的到来,大家就先心生忧虑,暗示了官员不来带来的不安和失望。

最后“幸同黄耇意,因此愿闻天”是希望朝廷能够听到乡民们的愿望,希望官员能够来巡视,给予民众帮助和支持。这里的“黄耇”指的是年老的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乡村百姓对官员的期盼和对朝廷政策的期望,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百姓对官员和朝廷的依恋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