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汉鲁中牟庙

鲁公宰中牟,千载民弗忘。
我车式祠下,纡郁感中肠。
公昔为政日,异声动四方。
野桑有驯雉,田稼无飞蝗。
倘非司徒使,厥美亦莫彰。
宰邑几何人,孰继芝兰芳。
催科簿书急,应接趋走忙。
人亡政化息,俯仰思循良。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鲁公的好官在中牟县当官的故事,表达了百姓对清官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开头四句说:鲁公虽然已经去世很久,但百姓依然记得他。诗人路过鲁公的祠堂时,内心充满感慨。这里用"千载"和"纡郁"(意思是心情沉重)两个词,突出了鲁公在百姓心中的分量。

中间六句具体写鲁公的政绩:他治理地方时名声远扬,在他的治理下,野外的桑树上停着温顺的野鸡(说明治安好),田里没有蝗虫(说明农业兴旺)。要不是朝廷派来的司徒(相当于现在的监察官员)发现并表彰他的政绩,他的美德可能就被埋没了。

最后六句是诗人的感慨:当官的人那么多,有几个能像鲁公这样留下好名声?现在的地方官整天忙着收税、处理公文,疲于应付各种事务。好官不在了,好的政策也就消失了,让人忍不住怀念那些真正为民着想的好官。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用鲁公的政绩反衬当时官场的庸碌,表达了诗人对清廉能干的官员的向往。语言朴实但感情真挚,就像在讲一个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清官故事,很容易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