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平明及西塞,已先投沙伴。
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
砯冲万壑会,震沓百川满。
龙怪潜溟波,俟时救炎旱。
我行望雷雨,安得沾枯散。
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
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
译文及注释
扬帆借天风,水驿苦不缓。
扬帆之船借天风航行,最好慢点到达下一个水驿,能拖多迟拖多迟。
平明及西塞,已先投沙伴。
天刚刚亮到达西塞山,已比同是流放的伙伴先到。
投沙伴:指汉政治家、文学家贾谊。投:抛弃。沙:长沙。贾谊被权贵排挤滴贬到长沙,他曾作赋吊念屈原。在此借喻裴隐。
回峦引群峰,横蹙(cù)楚山断。
两岸群峰回峦,楚山横蹙断裂。
砯(pīng)冲万壑(hè)会,震沓(tà)百川满。
水流冲击万条深壑,响声如雷,百川汹涌,波浪滔天。
砯:水击山岩声也。
龙怪潜溟波,俟时救炎旱。
龙怪潜伏于溟波,等待时机来救炎旱之灾。
我行望雷雨,安得沾枯散。
我们久盼雷鸣雨落,好滋润干枯的心田。
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
此一去,鸟都埋怨天路悠长,我更忧愁春光短暂。
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
我且模仿屈原的泽畔吟,寄给你用江南管弦配配乐,看好不好吟唱。
泽畔吟:《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后常把谪官失意时所写的作品称为“泽畔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扬帆之船借天风航行,最好慢点到达下一个水驿,能拖多迟拖多迟。
天刚刚亮到达西塞山,已比同是流放的伙伴先到。
两岸群峰回峦,楚山横蹙断裂。
水流冲击万条深壑,响声如雷,百川汹涌,波浪滔天。
龙怪潜伏于溟波,等待时机来救炎旱之灾。
我们久盼雷鸣雨落,好滋润干枯的心田。
此一去,鸟都埋怨天路悠长,我更忧愁春光短暂。
我且模仿屈原的泽畔吟,寄给你用江南管弦配配乐,看好不好吟唱。
注释
裴隐:疑亦当时逐臣,故用贾谊投沙之事典。
投沙伴:指汉政治家、文学家贾谊。投:抛弃。沙:长沙。贾谊被权贵排挤滴贬到长沙,他曾作赋吊念屈原。在此借喻裴隐。
砯(pīng):水击山岩声也。
泽畔吟:《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后常把谪官失意时所写的作品称为"泽畔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写给朋友裴隐的,表达了他对命运的不甘和对友情的珍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旅途艰辛的描写 开篇用"扬帆借天风"展现顺风行船的畅快,但马上转折说"水驿苦不缓"——即便顺风也赶不及驿站休息,暗示流放路途的紧迫。清晨刚到西塞山,就看到先到的流放者("投沙伴"),说明这是一群同病相怜的人。
2. 壮景写愁绪 李白用"回峦引群峰""砯冲万壑会"描绘西塞山险峻景象,群山像被拦腰斩断,水流在峡谷中轰鸣。这种震撼的自然景观,其实暗喻着他内心激烈的情感波动。
3. 用典表期盼 "龙怪潜溟波"借用神话中龙潜伏深海等待降雨救旱的典故,表达自己虽然暂时落魄(如潜龙),但期待有朝一日能像及时雨一样重获重用("救炎旱")。
4. 直抒胸臆 "鸟去天路长,人愁春光短"是经典对比:飞鸟可以自由翱翔,而自己却困在流放途中;明明正值春天,却因愁苦觉得春光短暂。最后两句说只能把屈原被放逐时写的诗(泽畔吟)寄给江南的朋友,既表明自己像屈原一样冤屈,也透露出对友情的依赖。
全诗妙在将流放的苦闷、对朝廷的期待、对自由的向往都融入山水描写中,既保持李白一贯的豪放风格,又多了几分沉郁。特别是把个人命运与神话典故自然结合,让读者能感受到他"不服输"的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