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首联"转蓬又是几三秋,客里常宜视鼎羞"用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自己多年漂泊在外("几三秋"指好几年),在异乡总是羞于面对家乡的美食("鼎羞"指丰盛的食物),暗示思乡之情。
颔联"岭首舍梅无所有,衡阳断雁寄何由"进一步写思乡:岭南的梅花开时自己一无所有(暗指无法与亲友共赏),想托衡阳的北飞大雁捎信却找不到途径(古有鸿雁传书之说)。
颈联"凄凉陈迹几年事,缱绻高情一夕留"回忆往事:这些年经历的凄凉旧事很多,但与友人相处的深厚情谊哪怕只有一晚也令人难忘。
尾联"圣代断无车盖禁,诗筒毋惜到南州"是安慰话:如今太平盛世没有交通禁令("车盖禁"指古代限制通行的法令),请友人多多寄诗到南方来("诗筒"指装诗的信筒)。这里既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也透露出想通过诗文保持联系的期盼。
全诗以质朴的语言,通过蓬草、梅花、鸿雁等意象,把游子对家乡风物、故人情谊的思念写得深沉动人。最后一句"诗筒毋惜到南州"尤其温暖,展现了古人以诗传情的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