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萧瑟画面,传递出诗人离别时的孤寂与眷恋。
开头两句用夕阳和霜风勾勒出深秋傍晚的寒意。"微月斜阳"形成奇妙的光影交错,既点明时间(傍晚新月初升),又暗示光明即将消逝。"霜风四起"的刺骨寒风,让整个画面顿时充满凄冷感。
后两句突然出现一只乌鸦,这个意象用得特别巧妙。乌鸦明明有翅膀能飞走,却固执地停在城门上啼叫,就像诗人虽然即将离开,心却还留在金陵(白门是金陵的别称)。乌鸦的黑色与霜白的月色形成强烈对比,它的啼叫声更强化了离别时的哀伤氛围。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得不走却心有不舍"的矛盾心情。诗人没有直接说舍不离开,而是通过乌鸦不肯飞走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他对金陵深深的眷恋。二十八个字里,有光影、有声音、有色彩,共同组成了一幅让人心碎的离别图。
曹学佺
(1573—1646)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号石仓。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