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行奯长老

黄金为骨松为姿,道高曾鄙天人师。
有言遗我千古奇,无人知,
石虎吞却木羊儿。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一位得道高僧的形象,内里却藏着禅宗的机锋与人生智慧。

前两句用黄金和青松比喻高僧的风骨——黄金象征坚不可摧的修行意志,青松代表超然物外的风姿。"道高曾鄙天人师"说这位长老境界极高,连天人之师(指高层次的修行者)都不放在眼里,突显其修为深厚。

后三句突然转折:长老留下玄妙的禅语("千古奇"),但世人无法参透。最妙的"石虎吞却木羊儿"看似荒诞,实为典型禅宗公案——石虎象征刚硬执着,木羊代表柔弱灵动,两者相克却相吞,暗喻超越对立、破除执着的禅理。就像告诉你"用火焰洗冷水澡",表面矛盾却暗指超越常规思维。

全诗魅力在于:用具体意象(黄金松树/石虎木羊)表达抽象哲理,最后留下开放式谜题。它不是在讲高僧故事,而是邀请读者打破常规思维,像猜谜一样体会"不可言说"的禅意。这种不说破的智慧,正是东方哲学的精妙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