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曾相士二首 其一

富贵真成一聚尘,饥寒选得万年名。
心知那有扬州鹤,更问侬当作么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写给一个名叫曾相士的相士的赠诗。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和财富的看法,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感慨。

1. 富贵真成一聚尘:这句诗形象地比喻了富贵就像是一堆尘土,暗示了富贵是短暂的,容易消逝。诗人用“一聚尘”来形容,表现出对物质财富的淡然态度,认为它们如同尘埃一般微不足道。

2. 饥寒选得万年名:这句诗意思是宁愿贫穷,但要名垂千古。诗人认为名望和精神上的满足比物质上的富有更加重要。即使在饥寒交迫中,也要选择留下一个值得后人称道的名字。

3. 心知那有扬州鹤:这里用了“扬州鹤”的典故,用来形容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和虚幻的事物。诗人的心里明白,像“扬州鹤”这种虚幻的事情是没有的。这句话表达了对虚幻之物的不屑,强调了追求现实的充实。

4. 更问侬当作么生:最后一句是询问自己究竟应该如何生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困惑,究竟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是否要放弃一些名望来换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句诗引发读者思考,应该如何平衡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比物质与精神、暂时与永恒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诗人认为,生命的价值远超任何物质财富,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比追求物质上的一时富贵更为重要。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