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闻汪衮甫下世伤逝(一九三三年)

未办埋忧地,怆身世,恋斜阳。
算抗疏功名,筹边帷幄,几费周章。
沧桑。
须臾变景,待弯弓、谁与射天狼。
万里星槎浩渺,五更尘梦凄凉。
徜徉。
去国总情伤。
调苦赏音亡。
纵湖山信美,琴书自乐,满鬓清霜。
仓皇。
海东云起,话草玄、心事剧荒唐。
回首河山易色,可能一瞑同忘。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作者悼念友人汪衮甫的深情之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人离世的悲痛,以及对时代动荡的感慨。

上阕开篇直抒胸臆,说自己连排解忧愁的地方都没有,只能悲伤地面对自己的身世,眷恋着即将落山的太阳。这里用"斜阳"暗喻人生的暮年或时代的没落。接着回忆友人生前的功业,称赞他曾经上书直言、参与军务筹划,为事业费尽心血。但转眼间世事巨变,等到需要弯弓射天狼(比喻抵御外敌)时,却已无人可用。后两句用"星槎"(古代传说中往来天海的船只)比喻人生旅程的渺茫,五更时分的凄凉梦境,暗示友人离世带来的空虚。

下阕转向更深沉的哀思。"徜徉"二字表面写徘徊,实则表现内心的无所适从。友人客死他乡更添悲伤,如今能欣赏自己苦调琴音的人已经不在了。即使湖山再美,琴书相伴,也掩盖不住两鬓斑白的沧桑。"海东云起"暗指时局动荡,那些著书立说、经世济民的抱负,在乱世中显得那么不切实际。结尾最为沉痛:回首望去山河已然变色(可能指当时东北沦陷),真希望能闭上眼睛,把这一切都忘记。

全词以个人悼亡为线索,实则交织着对时代危机的忧患。艺术上善用比兴,将"斜阳""天狼""星槎"等意象与个人命运、国家危局自然融合,在婉转的韵律中蕴含着深沉的时代悲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