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拟人手法,展现了竹子的品格和诗人的情怀。
前两句描绘竹子繁茂的景象:翠绿的竹叶层层叠叠仿佛与云相连,贵族子弟也喜欢在庭院里栽种竹子。这里用"王孙"(贵族)来衬托竹子的高雅,暗示它受人喜爱。
中间四句集中写竹子的精神品格:竹子不畏寒霜、坚守气节却无人知晓("凌霜尽节无人见"),它始终虚心等待凤凰的到来。诗人进一步把竹子人格化,说它风流潇洒超脱尘世,能激发人们的诗兴。这些描写其实是在借竹子表达诗人自己清高自持、不慕名利的人生态度。
最后两句别有深意:富贵人家的庭院里有很多闲置空地,正好可以把竹子移植过去,让它们的绿荫覆盖青苔。表面是写栽竹的建议,实则暗含讽喻——竹子这样高洁的植物,与其生长在无人问津的野外,不如去点缀那些空虚的朱门大院。这里透露出诗人对权贵阶层附庸风雅的微妙讽刺。
全诗妙在处处写竹,又处处见人。诗人抓住竹子"虚心""耐寒""常青"等特点,既准确描绘了竹子的生物特性,又赋予它人的品格,最后通过栽竹的建议,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看法。语言清新自然,意境虚实相生,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