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写给好友洪亮吉(字稚存)的,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感慨和自己的人生思考。
前四句写两人的深厚友谊和现实困境:我们曾一起慷慨激昂地行动,如今分离后更想念彼此。你家中还有六口棺材未下葬(指洪亮吉为家人料理丧事),而我像东汉的祢衡一样怀才不遇(用"空磨名刺"比喻努力得不到认可)。
后四句转为人生感悟:我们为了功名耽误了奉养父母("桑榆"指晚年),用真才实学换了虚名实在不值得。这天地间只有自在的鸥鹭最幸福,真想和它们聊聊烟波浩渺中的逍遥生活(暗含对官场名利的厌倦)。
全诗用对比手法突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豪情壮志 vs 落魄困顿,孝道亲情 vs 功名诱惑,官场挣扎 vs 自然闲适。最后用"闲鸥鹭"的形象,传递出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人生向往,容易引起现代人对"生活真谛"的共鸣。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