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士以玉狸见饷戏作长句
腐儒齿牙习藜藿,久与粱肉成疏索。
三旬九食叹不饱,渐看骨瘦头围削。
朝来食指动不巳,日午中庭啅乾鹊。
蔡子初自吴兴来,饷以玉狸涎已落。
老饕不暇计利害,急命𩒹奴洗铛杓。
细君摇手戒勿食,骄儿挽䰅苦相攫。
箬包面裹加糁蒸,绝胜羊羔灌杏酪。
约升香饭炊吴粳,夜阑饱送如填壑。
几年梦想苕中游,至今未果扁舟约。
此行何难故踟蹰,食言屡矣宁无怍。
青鞋布袜及早春,与君同试游山脚。
三旬九食叹不饱,渐看骨瘦头围削。
朝来食指动不巳,日午中庭啅乾鹊。
蔡子初自吴兴来,饷以玉狸涎已落。
老饕不暇计利害,急命𩒹奴洗铛杓。
细君摇手戒勿食,骄儿挽䰅苦相攫。
箬包面裹加糁蒸,绝胜羊羔灌杏酪。
约升香饭炊吴粳,夜阑饱送如填壑。
几年梦想苕中游,至今未果扁舟约。
此行何难故踟蹰,食言屡矣宁无怍。
青鞋布袜及早春,与君同试游山脚。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穷书生突然收到朋友送来的美味,开心得像个孩子的故事,特别接地气儿。
开头说这书生平时穷得只能吃野菜("藜藿"),很久没沾荤腥了。饿得皮包骨头,三十天里倒有九天吃不饱。这天中午突然听见喜鹊叫(古人觉得这是好兆头),果然朋友从吴兴带来了一只肥美的"玉狸"(可能是白猫或竹鼠)。
书生馋得直流口水,顾不上多想,赶紧叫仆人准备锅碗瓢盆。妻子摆手说别急着吃,小儿子已经揪着胡子要抢了。他们用竹叶包着肉,裹上面粉蒸熟,比羊肉奶酪还香。就着新煮的吴地米饭,半夜吃到撑,像填山沟似的。
最后书生有点不好意思:说好要去吴兴("苕中")游玩,结果拖了好几年。他决定明年开春就穿布鞋去,和朋友一起爬山(暗示要兑现承诺)。
这诗妙在把穷人的小确幸写得活灵活现:
1. 用"摇手戒勿食""挽䰅苦相攫"这种动作描写,全家抢食的场景就像情景喜剧
2. "夜阑饱送如填壑"这种夸张比喻,让人看见他狼吞虎咽的憨态
3. 结尾自我调侃"食言屡矣",透着知识分子的可爱坦诚
全诗就像个vlog视频,记录了一顿让书生幸福感爆棚的意外大餐,最后还不忘立个flag说要减肥(其实是兑现旅行承诺)。古人的人间烟火气,原来和我们点外卖时的快乐没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