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崇知县明恕堂
花县为郎久,人歌卓鲁贤。
存心应不昧,推己自无偏。
水碧冰壶静,天清玉镜悬。
疲癃归恻隐,鳏寡属矜怜。
不为私情掩,宁容物欲牵。
奸回能独觉,好恶自同然。
鉴物知无惑,求仁术有传。
弦歌清韵远,桑柘绿阴连。
遥想安民绩,西山石可镌。
存心应不昧,推己自无偏。
水碧冰壶静,天清玉镜悬。
疲癃归恻隐,鳏寡属矜怜。
不为私情掩,宁容物欲牵。
奸回能独觉,好恶自同然。
鉴物知无惑,求仁术有传。
弦歌清韵远,桑柘绿阴连。
遥想安民绩,西山石可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叫沈崇的知县,用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他清廉公正、爱民如子的形象。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1. 开篇点题(前四句):直接说沈知县在地方任职多年,百姓都称赞他像古代贤臣卓茂、鲁恭一样优秀。他做事凭良心,待人公平无私。
2. 具体描写(中间十二句): - 用"冰壶""玉镜"比喻他像清澈的水和明亮的镜子,形容他为官清正透明。 - 写他特别关心弱势群体:对病弱的人充满同情,对孤寡老人格外照顾。 - 强调他拒绝私情干扰,不被物质诱惑,能敏锐识破奸诈之人,善恶分明。 - 说他明察秋毫,继承了儒家仁政的传统治理方法。
3. 结尾升华(最后四句): - 用"弦歌""桑柘"描绘当地在他的治理下充满文化气息、民生安乐的画面。 - 最后说这样的政绩值得刻在西山的石碑上永久流传,呼应开头的"卓鲁贤",形成完美闭环。
全诗妙在用具体的生活场景(照顾孤寡、明察奸邪)和自然意象(清水、明镜、绿荫)来代替抽象说教,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一个好官的真实模样。就像用"清澈见底的湖水"来形容廉洁,用"照妖镜"比喻明辨是非,既形象又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