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风樊口
我昔行迈历幽蓟,太行一气连青葱。黄河落日照襟带,滹沱浊浪凌秋穹。
渔阳草枯露沙碛,朔风大雪迷飞蓬。此时盘槊据鞍马,一逝千里无留踪。
今来野岸趁估舶,波涛直下江之东。名流要作五湖长,烟云万里开心胸。
石尤挞船忽作虐,怒潮簸荡蛟龙宫。冰夷击鼓巨鳌立,天吴惨淡骄青空。
虎蛟水兕亦奔匿,金支翠羽光曈昽。西望蕲黄不百里,五日不到心忡忡。
桓公捉尘对刘尹,纵有意气安得雄。鼻息闭置气不出,帷车新妇将无同。
运租且学袁彦伯,贵人那是曹景宗。何当快意继宗悫,扬帆破浪乘长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北方壮阔战场到南方江湖漂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通过对比展现内心的豪情与现实的无奈。
前半段回忆北方征战时的场景:太行山连绵不断,黄河落日映照衣襟,滹沱河浊浪滔天,渔阳草原枯黄露沙,朔风大雪中策马奔腾。这些画面充满力量感,展现军人驰骋沙场的豪迈气概,用"一逝千里无留踪"的潇洒衬托战士的英勇。
后半段转到眼前困局:诗人乘商船沿江东下,本想做个潇洒的江湖名士,却遭遇狂风巨浪。诗中用"蛟龙宫""巨鳌立"等神话意象,把江上风暴写得惊心动魄。明明距离目的地只剩百里,却因风浪受阻五日,这种近在咫尺却不得前进的焦灼,就像现代人遇到交通堵塞时的烦躁。
最后用三个历史人物表达无奈:想学东晋名士清谈(桓公对刘尹),却像闷在车里的新娘般憋屈;想效仿运粮的袁彦伯踏实做事,又感叹自己不是曹景宗那样的贵人;最终渴望像南朝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实现抱负。
全诗最动人的是两种状态的强烈对比:昔日纵马疆场的快意 vs 今日困守船舱的憋闷,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人共鸣。诗人用大起大落的笔法,把军人转文人的心理转变写得淋漓尽致,最后那句"扬帆破浪乘长风"的期盼,至今仍能激励遇到困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