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宿新步,次韵答子华三首 其二

不羡封侯入玉门,中原未靖虎狼群。欲呼力士携锥出,谁是人间仓海君。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不慕功名、心系家国的豪情壮志。

第一句"不羡封侯入玉门"直接表明态度:不羡慕那些在边关立功封侯的人。这里"玉门"指边关要塞,暗指传统意义上的建功立业。

第二句"中原未靖虎狼群"点明原因:因为中原大地还未平定,到处是像虎狼一样的敌人。这里的"虎狼"可能指入侵的外敌,也可能比喻祸乱国家的奸臣。

第三四句用了一个典故:诗人想召唤力士拿着铁锥出击,但问题是现在世上哪里还有像仓海君(传说中善于识别英雄的贤人)那样的人呢?这两句透露出诗人渴望为国效力,却苦于没有伯乐赏识的无奈。

全诗语言直白有力,通过"不羡""欲呼"等词语,生动展现了诗人不贪个人功名、一心想要平定乱世的爱国情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感慨。这种将个人抱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