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世俗眼光的不满。
前四句用"鹤不如燕"的比喻开场:高贵的鹤站在院子里,却比不上屋檐下叽叽喳喳的燕子受欢迎。这就像现实中,真正有才华的人(豪杰)在乱世中只能白白磨剑(锄铻),而那些善于钻营的小人(檐燕)反而更得势。
中间四句描写了两种生活状态:山林泉水间安静隐居(林泉寂栖迟),或者草野中淡泊度日(草泽澹容与)。但普通人(里耳)只爱听热闹的流行音乐(繁音),根本不懂欣赏高雅的大吕古乐——暗指世俗之人无法识别真正的才华。
最后两句用诸葛亮的典故点题:诸葛亮隐居隆中时自比管仲乐毅这样的名相名将,当时人们都嘲笑他。这和前文的鹤、大吕形成呼应,说明真正的人才往往不被庸俗的时代所理解。
全诗通过一系列鲜明对比,揭示了"曲高和寡"的现实困境,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的不平,以及坚守高洁品格的决心。诗中鹤、大吕、诸葛亮等意象,都是高尚品质的象征,与檐燕、繁音形成强烈反差,让读者直观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