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送陈景茂归金华
孟冬寒气肃,霜叶坠纷纷。
把酒别故人,含情睇征轮。
忆子初升时,永乐第二春。
简入丝纶阁,一见心相亲。
于时几务殷,旦夕翰墨勤。
开口见肺肝,躬劳迈群伦。
两京三十载,恭事四圣君。
方来未壮龄,鬓毛忽成银。
幡然辞宠禄,归偶击壤民。
失足遇一跌,观过知其仁。
平生恻怛心,倾家振饥贫。
九重嘉行义,自天荣命新。
万里谢彤庭,兴逐南飞云。
峨峨金华山,流泉下潾潾。
梧竹荫我屋,白石为我邻。
于兹坐閒逸,超超绝尘氛。
重晤当何时,安常以自珍。
把酒别故人,含情睇征轮。
忆子初升时,永乐第二春。
简入丝纶阁,一见心相亲。
于时几务殷,旦夕翰墨勤。
开口见肺肝,躬劳迈群伦。
两京三十载,恭事四圣君。
方来未壮龄,鬓毛忽成银。
幡然辞宠禄,归偶击壤民。
失足遇一跌,观过知其仁。
平生恻怛心,倾家振饥贫。
九重嘉行义,自天荣命新。
万里谢彤庭,兴逐南飞云。
峨峨金华山,流泉下潾潾。
梧竹荫我屋,白石为我邻。
于兹坐閒逸,超超绝尘氛。
重晤当何时,安常以自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送别好友陈景茂归乡时所作,通过描绘离别场景和回顾友情,表达了对友人品格和人生的赞美。全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来理解:
1. 离别场景(开头四句)
用"孟冬寒气""霜叶纷飞"的萧瑟冬景,烘托出离别的伤感氛围。诗人端着酒杯送别老友,依依不舍地望着友人远去的车轮,画面感极强,让读者仿佛看到两个白发老人执手相望的动人场景。
2. 回忆友情(接下来十二句)
用讲故事的方式回忆了三十年的深厚交情:从永乐年间初入官场相识,到一同在翰林院勤勉工作;从称赞友人"开口见肺肝"的真诚坦率,到敬佩他"躬劳迈群伦"的敬业精神。特别提到友人虽然年纪轻轻就白了头,却始终保持正直品格,即使遭遇仕途挫折也坚持行善,变卖家产救济灾民,最终获得朝廷嘉奖。这些细节塑造出一个勤政爱民、重义轻利的清官形象。
3. 归隐生活(随后六句)
想象友人回到金华后的闲适生活:金华山的美景、清澈的泉水、梧桐竹林的荫凉、白石为伴的雅趣。用"超超绝尘氛"形容友人将过上超凡脱俗的隐士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羡慕之情。
4. 真挚祝福(最后两句)
以"何时能再见"的设问作结,没有俗套的挽留,而是嘱咐友人保重身体,体现了真正的朋友之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深厚情谊。
诗歌亮点:
- 用"鬓毛忽成银"这样生动的细节,展现岁月流逝的震撼力
- "失足遇一跌,观过知其仁"体现辩证思维,说明挫折反而能彰显人品
- 对归隐生活的描写充满画面感,山泉、竹林、白石构成中国传统文人向往的精神家园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老友聊天般娓娓道来,但真挚的情感和对友人品格的敬重贯穿始终,展现了明代士大夫之间珍贵的友谊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