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过尚湖

萧条帘幕不遮风,百顷清光半幅篷。
山色有无斜照里,人家低湿水烟中。
雁摇枯苇杆杆白,鹜映残霞片片红。
如此风光谁与会?笔床茶裹伴衰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尚湖边的一幅宁静萧瑟的画卷。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勾勒出几个生动的画面:

开篇用"帘幕不遮风"点出冬天的寒意,说湖面像半张铺开的篷布,泛着清冷的光。接着用"山色有无"的朦胧感,和"人家低湿"的烟火气,形成虚实相映的意境。

中间两联特别精彩:大雁飞过时,枯黄的芦苇杆被风吹得发白;野鸭游过处,晚霞把羽毛染成片片红色。这里用"杆杆白"和"片片红"的叠词,既突出了色彩对比,又让画面充满动感。

最后诗人自问自答:这样寂寥的美景有谁懂得欣赏呢?只有我这个带着笔墨茶具的老头子啊。这个结尾既带着几分孤独,又透着文人特有的闲适自得。

全诗就像用文字画水墨画,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字都恰到好处。诗人把冬天特有的清冷、寂寥,转化成了可以静静品味的诗意,让人读后仿佛也跟着他一起,在暮色中的尚湖边喝了一杯暖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