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赞

人之大伦,君臣父子。
笃于君亲,友于昆弟。
弃家如遗,弃国如屣。
并弃其身,如蜕泥滓。
人怀百金,揆义而使。
犹有诺否,背义去已。
如何先生,各执其志。
不约而同,如合左契。
孤竹之生,首阳之死。
万古清风,噫二人耳。

现代解析

这首《伯夷叔齐赞》歌颂了古代贤人伯夷和叔齐坚守道义、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全诗用对比手法,通过普通人和两位贤者的不同选择,突显他们的精神境界。

开头四句点明人伦关系的重要性,但伯夷叔齐却能做到超越常规——他们像丢掉旧鞋一样轻易放弃家国,甚至像蜕去污泥般看轻自己的生命。这里用"弃家如遗""弃国如屣"的比喻,生动表现他们淡泊物质的态度。

中间六句形成强烈对比:普通人为了百两黄金都要反复计较是否合乎道义,而伯夷叔齐却能不约而同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就像古代契约左右两半完美契合般心意相通。这里"如合左契"的比喻很形象,说明他们志同道合。

最后四句是升华:孤竹(伯夷叔齐的故乡)养育了他们,首阳山(他们饿死的地方)见证了他们的结局。但正是这样的选择,让他们的清风亮节流传万古。"噫二人耳"这个感叹句,强调千古以来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实在罕见。

全诗通过层层对比和生动比喻,赞美了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粟"的气节。他们用生命坚守的道义精神,就像穿越时空的清风,至今仍能给人启示。诗人用通俗的比喻(如弃屣、蜕泥、左契)让抽象的道德观念变得具体可感,这是本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