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白发渔翁的悠然生活,通过自然景色的烘托,传递出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
上片"鹤发渔翁岁莫论"用白发点出渔翁的年迈,但"岁莫论"三字巧妙说明年龄对他已不重要。"桑田几变尔常存"用沧海桑田的典故,说世事变迁如桑田沧海,唯有渔翁始终如一,暗示他超然物外的态度。
下片用三个意象勾勒渔翁的生活环境:"红蓼岸"是开着红花的岸边,"荻花村"是芦苇环绕的村落,"水月虚明两不痕"写月光洒在水面,虚实相映却不留痕迹。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空灵澄澈的意境。
全词最妙在最后一句"水月虚明两不痕",既是写景,也是写人——渔翁就像这水月交融的景象,活得通透洒脱,不执着于世俗得失。词人通过渔翁形象,表达了看淡名利、顺应自然的人生智慧,这种生活态度在今天依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释子淳
释子淳(?~一一一九),俗姓贾,剑门(今四川剑阁县北)人。幼出家大安寺,弱冠为僧。初参玉泉芳禅师,次扣大沩真如之室,后彻證于芙蓉道楷禅师。住邓州丹霞。为青原下十二世,芙蓉道楷禅师法嗣。徽宗宣和元年卒。《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二百一十首,编为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