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 其一

白骨青磷瀚海头,琵琶一曲起边愁。
眼前滴尽征人泪,并作黄河地底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征人的悲苦,用画面感极强的语言打动读者。

前两句"白骨青磷瀚海头,琵琶一曲起边愁"勾勒出一幅阴森的画面:茫茫戈壁上散落着战死者的白骨,夜晚磷火幽幽(青磷就是鬼火),这时突然传来哀怨的琵琶声,勾起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瀚海"指西北的戈壁沙漠,用"白骨""青磷"这种刺眼的意象,直接呈现战争的惨烈。

后两句"眼前滴尽征人泪,并作黄河地底流"更进一层:将士们流尽的眼泪,竟然在地下汇成了黄河的潜流。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把个人的悲伤放大成整个边塞的集体哀痛。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此象征着无数征人眼泪汇聚成的民族苦难。

全诗最妙的是将"白骨""泪""黄河"这些意象串联起来:地上的白骨对应地底的泪河,看得见的战争伤痕对应看不见的情感创伤。诗人没有直接说战争多残酷,但通过这几个具体物象的组合,让读者真切感受到边关将士的血泪史。这种把抽象情感转化为具象画面的写作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