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题魏炯若《岁影庵悼亡诗》
信他生、未卜此生休,回肠只自知。
甚一篇锦瑟,十年黄土,负了须眉。
多事梦中颦笑,偏遣沈郎窥。
试问如花影,何似当时。
余亦人天多感,况闻声对影,不比分携。
总空花一例,薄福付书痴。
便三生、愿为芗泽,染绣衣、罗带不教离。
梅花伴,更输君处,一岁双栖。
甚一篇锦瑟,十年黄土,负了须眉。
多事梦中颦笑,偏遣沈郎窥。
试问如花影,何似当时。
余亦人天多感,况闻声对影,不比分携。
总空花一例,薄福付书痴。
便三生、愿为芗泽,染绣衣、罗带不教离。
梅花伴,更输君处,一岁双栖。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作者为朋友魏炯若的悼亡诗而作,主题是悼念亡妻,情感深沉动人。
上片开头就点出"生死无常"的无奈——来世能否相遇无法预知,但今生缘分已尽,这种痛苦只有自己最清楚。作者用李商隐"锦瑟"诗的典故,暗示朋友丧妻十年仍难忘怀,甚至觉得自己辜负了丈夫的责任。"梦中颦笑"写亡妻入梦,让活着的人更加思念。最后用"如花影"的比喻,表达记忆中的容颜已非当年真实模样。
下片转为作者自己的感慨。他说自己本就多愁善感,听到朋友的故事更受触动。"闻声对影"写朋友独处时仍感觉亡妻存在,比生离更痛苦。接着用佛教"空花"的比喻,说人生如虚幻的花朵,自己也是个痴迷文字的"书呆子"。最动人的是"愿为芗泽"四句:甘愿化作妻子衣服上的香气、绣花和衣带,永远相伴不离。结尾用梅花作比,说朋友至少还有梅花作伴,而亡妻生前每年冬天都能与梅花双宿双栖,现在反而比不上这种陪伴了。
全词最大的特点是"虚实相生":用梦境、花香、衣带等虚幻意象,表达最真实的思念;用梅花、绣衣等具体事物,寄托最抽象的情感。这种写法让沉重的悼亡主题既哀婉动人,又不失唯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