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雨后清新宁静的夏日傍晚,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
前两句写雨势变化:雨明明停了又忽然下起来,屋檐下的滴水声比下雨时更绵长。这种忽停忽续的夏雨特点被准确捕捉,滴滴答答的屋檐水声反而更凸显雨后的寂静。
中间四句用四个特写镜头展现雨后景致:青苔被雨水滋润得更加鲜绿,树上的梅子开始泛出嫩黄色;屋里的书籍沾染了湿气变得柔软,庭院里的兰花散发着清香。这些细节充满生活气息,苔藓的绿、梅子的黄、书卷的触感、兰花的香味,共同构成多感官的夏日雨后图景。
最后两句转到人的活动:诗人倚着栏杆悠闲地寻找诗句灵感,临水的阁楼在夜晚透着凉意。这里把自然景物与人的心境完美融合,雨后的凉爽舒适正好配合着诗人闲适的创作状态。
全诗没有宏大叙事,而是通过对雨声、苔藓、梅子、书籍、兰花等日常事物的细腻描写,传递出夏日雨后的清新气息和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文字简洁却意境深远,能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惬意。
张九成
(1092—1159)杭州钱塘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少游京师,从学于杨时。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及礼部、刑部侍郎等职。因与秦桧不和,被谪南安军十四年。桧死,起知温州。研思经学,多有训解。卒谥文忠。有《横浦集》、《孟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