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未开对酒作此
春以花故妍,花好不辱春。
漫山烂桃李,由求盖具臣。
国艳朝众芳,此花当不名。
芳园丽韶景,点检能几根。
东风未披拂,万红藏杳冥。
过客白眼看,遂与凡木隣。
一朝吐华艳,天日为之醺。
绿樽有醇酌,及兹托殷勤。
君看淮阴市,岂有国元勋。
俗情傲未然,花笑当不嗔。
漫山烂桃李,由求盖具臣。
国艳朝众芳,此花当不名。
芳园丽韶景,点检能几根。
东风未披拂,万红藏杳冥。
过客白眼看,遂与凡木隣。
一朝吐华艳,天日为之醺。
绿樽有醇酌,及兹托殷勤。
君看淮阴市,岂有国元勋。
俗情傲未然,花笑当不嗔。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海棠花未开时的平凡和盛开后的惊艳作对比,暗喻人才需要机遇才能展现价值,讽刺世俗以貌取人的短视。
前八句写海棠未开时的窘境:春天靠花朵装点才美丽,但海棠还没开花,在漫山桃李的对比下显得平庸。人们只追捧当下艳丽的花,根本不给未开的海棠冠名分。花园里春光正好,可仔细找找,海棠的枝条寥寥无几。这里用"具臣"(凑数的臣子)、"不名"(不被提名)等词,把花拟人化,暗示人才被埋没。
中间六句转折:当东风吹来,海棠突然绽放,连太阳都被它的光彩醉红。诗人赶紧备上美酒,趁花开时表达敬意。这里用"天日为之醺"的夸张手法,突出海棠盛放的震撼力。就像韩信在淮阴市井时无人赏识,一朝拜将才展现军事天才,花与人的命运在此形成互文。
最后两句点破哲理:世俗总傲慢地轻视未发迹者,但海棠(或人才)终会以实力说话,到那时,它只会宽容地笑看曾经的冷眼。全诗通过"未开-盛开"的对比,传递出"莫欺少年穷"的深意,鼓励人们耐心等待绽放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