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余澹心韵二首 其二

摘叶烧泉处士斋,几翻相向写幽怀。
看残今古无天眼,踏破青山有草鞋。
雁去休教虚只字,猿归应已共层崖。
世间定乱非裴度,雪夜何人更度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明臣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下面我试着用现代语言来解读这首诗。

首句“摘叶烧泉处士斋”,这里“处士”指的是没有做官的读书人,“烧泉”可能指山间用泉水烧水。总体来说,这句话描述的是一个隐居读书人,在山中摘取树叶烧水的情景。这反映了诗人向往的隐居生活和自然环境。

“几翻相向写幽怀”,这里的“幽怀”是指隐居者内心的孤独和情怀。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隐居者多次面对自然环境,抒发内心的感慨。

接下来的“看残今古无天眼,踏破青山有草鞋”,诗人借用“看残今古”和“踏破青山”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漂泊经历。“无天眼”说明时间久远,连上天也无法知道一切,而“有草鞋”则表现出自己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旅程。

“雁去休教虚只字,猿归应已共层崖”,这里诗人借用大雁和猿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雁去”意指时光流逝,大雁飞走了,而“猿归”则暗示诗人希望能回到故乡。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乡的渴望。

最后一句“世间定乱非裴度,雪夜何人更度淮”,这里的裴度是唐宋时期的一位历史人物,他以善于处理政治纷争著称。“定乱非裴度”,意思是社会的混乱不是裴度能解决的。而“雪夜何人更度淮”则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