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 其三 (丁亥)

名理孕异梦,秀句镌春心。
庄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
古来不可兼,方寸我何任。
所以志为道,澹宕生微吟。
一箫与一𥴦,化作太古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春天到秋天之间,突然有了灵感,写下了一些零碎的感受。诗的核心是探讨内心世界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前四句说:深刻的道理会孕育奇特的梦境,优美的诗句能雕刻出春天般的心情。庄子(代表道家思想)和屈原(代表浪漫诗情)就像两个精灵,深深扎根在作者心里。这里用"灵鬼"的比喻很生动,说明这两种思想在作者体内活灵活现。

中间四句讲矛盾:古人说这两种境界很难同时拥有,我的小心脏怎么承受得了呢?所以我把志向当作道路,在淡泊自在的生活中产生微妙的诗意。这里作者坦然接受内心的矛盾,选择用平和心态对待。

最后三句是解决方案:一支箫和一只竹篮(代表简单生活),在我的创作中化作了远古的琴声。意思是平凡的事物经过艺术加工,就能变成永恒的美。就像把日常用品变成乐器,把生活点滴谱成诗歌。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思想斗争写得特别形象,用"灵鬼"、"肝肠"这些身体部位来比喻,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拉锯战。最后给出答案也很巧妙——不必强求完美,简单生活本身就是艺术的源泉。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