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元日
踪迹浮沉愧挂冠,茂陵聊借一枝安。
苍生自爱甘棠树,清宦偏宜苜宿盘。
匣剑欲鸣终钦锷,韦编虽绝尚须看。
宛陵自惜推名胜,山色朝来秀可餐。
七十韶光似掷梭,生涯落拓半蹉跎。
御炉香霭天边迥,花县春游梦里过。
万里不堪双鬓雪,三繵尚愧一官多。
年来差喜精神健,且向南楼寄啸歌(梁溪诗钞卷三十四)。
苍生自爱甘棠树,清宦偏宜苜宿盘。
匣剑欲鸣终钦锷,韦编虽绝尚须看。
宛陵自惜推名胜,山色朝来秀可餐。
七十韶光似掷梭,生涯落拓半蹉跎。
御炉香霭天边迥,花县春游梦里过。
万里不堪双鬓雪,三繵尚愧一官多。
年来差喜精神健,且向南楼寄啸歌(梁溪诗钞卷三十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退休官员的晚年自述,通过七个方面展现了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1. 退休生活
开篇用"愧挂冠"表达对卸任的复杂心情,像司马相如隐居茂陵一样,他也在乡间安顿下来。"一枝安"借用庄子典故,显示知足常乐的心态。
2. 为官回忆
用"甘棠树"典故暗示自己曾是为民的好官,"苜蓿盘"则自嘲清贫的官场生活,形成有趣对比。
3. 晚年志趣
"匣剑欲鸣"显示壮心未已,"韦编三绝"说仍爱读书,两个典故活画出退而不休的精神状态。
4. 乡居美景
突然转入写景,用"秀可餐"形容宛陵山色,展现退休后亲近自然的惬意。
5. 时光感慨
"七十韶光"突然转折,用织布梭比喻时光飞逝,直言人生大半虚度,充满岁月无情之感。
6. 仕途反思
回忆皇宫香雾、地方春游的仕途生活,如今只觉白发不堪官职惭愧,体现对宦海生涯的重新审视。
7. 晚年心境
结尾豁达:虽身体尚健,但选择登楼长啸的闲适生活,用魏晋名士的典故表达超脱情怀。
全诗像一篇退休日记,将自责与自适、回忆与现实、遗憾与豁达交织在一起。典故用得自然,如同聊天时引用谚语;对仗工整却无雕琢感,像随手写就的便条。最打动人的是那份真实——不做作的惭愧,不夸张的满足,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退休后典型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