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旅途中的小场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景叙事:东风带着细雨洒向河滩,诗人下了竹轿(篮舆)去寻酒家。这里用"水平沙"三字勾勒出雨后河滩湿润平整的视觉画面,"下却"这个动作又让场景立刻生动起来,我们仿佛看见旅人抖落雨珠、迫不及待奔向酒家的样子。
后两句别有深意:常年奔波的人(行役)已经感受不到季节变化,直到看见墙头红杏快要开花,才惊觉春天已至。这种"后知后觉"的描写特别打动人心——我们现代人忙于工作,不也常常突然发现路边玉兰花开,才意识到春天来了吗?诗人用"欲飞花"这个动态描写,把含苞待放的花蕾写得像要振翅飞走似的,既写出春光的活泼,也暗示了旅人错过春光的遗憾。
全诗妙在通过一个小酒馆前的偶然发现,道出了现代人依然会共鸣的生活体验:在忙碌中与美好时光擦肩而过。二十八个字里,有雨中美景,有生活情趣,还有淡淡的怅惘,就像一张随手拍下的春日照片,简单却意味深长。
张沄
张沄,字声父,号五涧,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进士。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七四有传。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