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 六月十四日感旧先生诞日

臞仙风格,暂天教作个,人閒浮客。白发光阴催老境,谁见摩挲铜狄。

挥剑成河,曳戈却日,著尽回天力。黄粱梦觉,转头一段陈迹。

休问花谢花开,春兰秋菊,总被风欺得。华表鹤来人换世,惟有眼前山色。

偎径栽松,傍门插柳,笑比陶彭泽。晚凉月下,一樽聊永今夕。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六月十四日(可能是某位敬重之人的诞辰)回忆往事、感慨人生的心境。

上阕(前半部分): 开头用"臞仙"(清瘦如仙)形容逝者超脱凡尘的气质,说他是人间短暂的过客。接着感叹时光飞逝,白发催人老,谁还能像古人那样抚摸铜像追忆往昔("摩挲铜狄"典故)。后面用"挥剑成河""曳戈却日"两个夸张的比喻,说逝者生前有回天之力,但最终都像黄粱美梦一样成为过往云烟。

下阕(后半部分): 用"花谢花开"比喻世事无常,说再美好的事物(春兰秋菊)也敌不过时间摧残。"华表鹤来"用丁令威化鹤归来的典故,说人世已换了几代,只有青山依旧。接着写自己学陶渊明(陶彭泽)在门前种松插柳,过着闲适的隐居生活。最后说在月下独酌,用一杯酒纪念这个特别的夜晚。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三种人生感悟: 1. 对先贤的追念("回天力""黄粱梦") 2. 对时间无情的感慨("花谢花开""人换世") 3. 自己选择超脱的生活方式("栽松插柳""月下独酌")

语言特色: - 善用典故但不过分艰深 - 比喻生动(把时间比作摧花的风,把人生比作短梦) - 最后两句画面感强,有"举杯邀明月"的意境

这首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既写出了对生命短暂的惆怅,又表现出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能保持豁达的心态。就像现代人常说的"看透生活却依然热爱生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