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文人雅士偶然相遇、即兴弹琴饮酒的闲适聚会,充满了知音相逢的喜悦和洒脱自在的情调。
前两句"南州榻始下,三益抱琴来"用典徐孺子下陈蕃之榻的典故,暗示主人热情好客。三位抱着琴的山人(隐士)突然造访,为这场聚会增添了意外之喜。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了聚会的场景:大家在席间弹奏高山流水般的琴曲,在花丛前举杯畅饮。彼此都是懂得欣赏高雅音乐的知音,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这里的"流水"既指琴曲,也暗喻知音情谊像流水般清澈绵长。
最后两句写大家沉醉在这场即兴的雅集中,不知不觉就消磨了半天时光。"夷犹"这个词用得特别妙,把那种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开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捕捉了文人生活中那些不期而遇的美好时刻——没有刻意安排,没有繁文缛节,几个志趣相投的人偶然相聚,弹琴喝酒,谈文论艺,就构成了最珍贵的回忆。这种随性而为的雅致,正是古代文人最向往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