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二绝 其一

鬘华曾向岭南开,客舍缘何取次栽。
不是风流何水部,夜深那有暗香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茉莉花,但背后藏着诗人对生活情趣的深刻感悟。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说茉莉花:它本在岭南(广东一带)开得灿烂,如今却被随意栽种在旅店门口。这里暗含一丝不满——这么美的花,怎能随便种在嘈杂之地?

后两句突然转折:要不是遇到像何水部(南朝爱花的官员)这样懂风雅的主人,谁会在深夜闻到茉莉的幽香呢?诗人其实在说:美好的事物需要知音,就像深夜赏花的人才能体会茉莉的暗香。

全诗妙在把茉莉的香气和人的品味联系起来。我们生活中不也常这样?同样的风景,有人视而不见,有人却能发现其中诗意。诗人用小小的茉莉提醒我们:美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颗能感知美的心。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